Search

霓虹燈、招牌字、轉角樓⋯⋯香港街頭充滿了獨特的建築和設計奇觀;但再好的風景,缺了人的生活氣息,也只是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霓虹燈、招牌字、轉角樓⋯⋯香港街頭充滿了獨特的建築和設計奇觀;但再好的風景,缺了人的生活氣息,也只是美麗的佈景。

在中環善慶街,樓梯兩旁仍保留著五、六層高的舊樓,中間種植了與樓宇高度接近的樹木,新新舊舊的餐廳、店鋪和工作室,沿樓梯兩旁有層次地分佈,街道本身就有著一份鬧市難得的閒適。一群大叔,分別居住在西灣河、筲箕灣、中環,最遠的住在梅窩,閒時會「山長水遠」來到這個街口聚頭踢毽,讓善慶街添上獨特的生活質感。

三十年前,在善慶街以及周邊的美輪街、城皇街、歌賦街一帶,均是印刷店集中地。在附近工作的人,閒時便在樓梯下的小空地踢毽消遣。隨著印刷業在時代的更迭中逐漸北移,老店紛紛結業,新的餐廳或咖啡店也先後進駐,這群工友仍然帶著自製的雞毛掃羽毛毽子或白鴿羽毛毽子,聚在這個「老地方」,繼續他們的老玩意。踢毽不只是一場消遣活動,而是一種連結了三十年情誼的社交生活;街道也不止是通道,更是公共生活的場所,以及社區人情的重要載體。

大叔踢毽在這些年來,成為善慶街獨有的風景。正在大館進行的展覽「街角巧現」,便以日本「考現學」的方式,仔細地記錄了這群大叔在街頭踢毽的各種細節。觀察員不但圖文並茂記錄踢毽阿叔的動作姿態、毽子的物料和構造,甚至每位阿叔的居住地和前來踢毽的交通路線,都鉅細無漏。如此,一群人在過去三十年的連結便立體地呈現,也展示了街道不能被取代的功能。

街角巧現|Serendipity in the Street
展期:7月30日至10月3日
地點:大館(01座複式展室、監獄操場、E倉低層)

#香港街道 #中環 #善慶街 #考現學 #大館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「就係媒體」由一群來自傳媒、出版、設計創意、文化藝術及市場推廣各個界別的工作者組成。通過各種形式與想像,說香港與香港人的故事。
View all posts